如何用“问题解决”策略来应对现实的困扰?
发布日期:2023/6/17 9:45:40 点击量:88
(一)什么是“问题”
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问题,工作、生活、学习……每天好像都在忙着解决一个个问题,但,什么是“问题”呢?
我们无法直接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,但是可以用间接的知识经验来解决的一个情境。简单地说,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境:有已知条件,还有一个达到的目标,但是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些障碍需要被克服,这就构成了一个问题。
因此,“问题”里包含了三个成分:已知条件、需要达到的目标、中间存在的障碍或限制。所以,有的事情我们觉得是问题,但不一定是问题,比如烧饭、起床、干某件事情等等,这些是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去解决的,所以,这些都不是“问题”。
(二)什么是“问题解决”
有问题,就需要进行问题解决,什么是“问题解决”呢?
问题解决(Problem solving),指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,按照一定的目标,应用各种认知活动、技能等,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,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。
这个概念有些拗口,简单点说,就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,你必须开发新思路,采取新行为,才能从问题的起点到达终点。
(三)“问题解决”和“解决问题”的区别
“解决问题”是动宾结构,重点在“解决”;“问题解决”是一个名词词组,重点在“问题”。前者注重结果,后者强调方法和思路。
“解决问题”,是问题已经存在了,已经给出了问题,需要我们分析和解决这个已经给出的问题;
而“问题解决”,要关注有没有问题,如何发现问题,提出问题和表述问题。找到问题或有了问题后,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。
所以“问题解决”包含了“解决问题”,多了对思维的创新方面的要求。
“问题解决”的概念,来自《普通心理学》,我们知道《普通心理学》是研究正常人的心理状态的,《变态心理学》是研究心理异常的。
所以,咨询师面对的不管是正常人,一般心理问题的人,还是有心理障碍的人,只要存在于日常生活中,就会出现真实的生活问题,“问题解决”都是需要用到的。
(四)问题的分类
要解决问题,要先将问题分类:
有结构的问题:初始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很清晰,步骤、过程比较固定,是符合逻辑的,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。比如组装物件、理科试卷上的题目等。
无结构的问题:比较含糊,已知条件、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,背景比较复杂,影响因素也不确定,与日常生活贴近,比如,如何解决家庭矛盾,处理和领导的关系,如何嫁对人等等。这些都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,需要动用很多资源和思维操作来解决。
当我们将无结构的问题当成了有结构的问题,非要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,这本来就是无解的,就会给自己带来困扰,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。比如我选择和谁结婚会幸福,给我一些方法迅速忘掉这个人。
对于无结构的问题怎么办?可以参考“问题解决”的心理学原理。
(五)“问题解决”的心理学原理
“问题解决”所依据的心理学理论:
1.桑代克“尝试错误说”。育儿过程中,需要给孩子尝试错误学习的机会,避免过度保护。
比如有个拒学的高中生,爷爷奶奶养育的过程中从来都没有被磕磕碰碰过,没有摔跤过,能代劳的统统有人代劳,这个孩子说上学期间体育没有及格过,走路时间长了都会头晕,高中开始功课变难头晕加重,就不去上学了。
再比如有个朋友的儿子刚上一年级,没上幼小衔接,开学两个月成绩明显落后班级大部分孩子,平时作业会错百分之三十多,但她从来不因为这个批评孩子,而是跟孩子说:“儿子你看,有了错,才会有对,我们不停去纠正错题,后面对的机会就越来越多,你就越来越轻松。”于是孩子每次都会近乎骄傲地告诉她,这一次自己又错了多少道题,然后再开心地去纠正错题。连续一学期下来,孩子的成绩竟然名列前茅了。
2.科勒的“顿悟说”,需要注意的是:达到顿悟的结果,是需要把问题先“搁置”一会儿,但“搁置”并不是说不去管它了,等待奇迹发生,而是需要深度的思考。
所谓“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”,顿悟就是因为前面有一个注意力长时间的集中,有了一个思维发酵的过程。
所以,只有经历过深刻的思考,才会有顿悟的发生。
3.杜威的“循序渐进,分阶段说”。杜威提出问题解决分为五个阶段:提出疑问、分析、假设、评断、结论
4.认知心理学的四阶段理论:发现问题、理解问题、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。
特别对于有些缺乏问题解决技能的人,咨询师可以直接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与,协助其设计一系列解决方案,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,然后执行,最后评估效果。如果选择的方案不合适,再从其它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来执行,依此类推,直到得出满意的效果。
(六)“问题解决”的常用方法
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的“问题解决”方法:
进行头脑风暴,提出问题解决方法。
进行技能训练。
对于某些领域存在技能缺陷的人,比如子女养育、求职面试、经济预算、交往技能等方面遇到困难,可以借助于相关书籍,或者专业人生,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,习得这些技能。
“尝试错误”学习法。在结果可控的情况下,大胆尝试。
爱因斯坦说过:不曾犯过错误的人,表示他从未尝试过新的事物。
分解问题,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多个可控制的成分,然后一个一个去解决那些可以解决的小问题。
行为实验。对于回避的问题,可以去试着做一做。对于拖延的问题,试着迅速开启。
比如我面对写文章是本能回避的,在开始写之前我常常发现自己非常难受,但是一旦开始动笔,我就感觉好多了。于是不管好坏,我先码300个字,就算开启了,坚持一段时间之后,后面会自然产生继续写下去的惯性。
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,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项,无法决策。
有时候用理性的方法,比如哪个工作适合自己,通常采用利弊分析法,把选项用文字和图标列出来,一一比较。
有时候要采用感性的方法,比如一个人需要决定和谁结婚,通常来讲,感性的因素会变成主导。
重大决策,除了理性分析外,还要开启身体直觉模式,从身体找答案。身体直觉模式,不是冲动,不是头脑发热,是动用身体的整体智慧。比如《乔布斯传》里写道,每当乔布斯准备发布新产品,他都会正念闭关,追寻身体的智慧,帮助自己做决定。
做肯定清单,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,给自己一些力量
寻找身边的资源。
“问题”之所以形成问题,与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有关,所以,对于你来说是问题,可能对于其他人未必是问题。
通过寻找资源,求助身边的人,也许可以快速帮助你解决困惑。
使用分心和再聚焦技术。将问题暂时搁置,不强迫大脑过度思考,休息放松,为顿悟和灵感的产生创造条件。
可能发生的事情,看到高可能性,保存合理的警惕。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,看到低可能性,放弃不合理的警惕。
比如2022年12月新冠防疫政策刚刚放开的时候,大家都提心吊胆,但是当我们真的感染上了,如果没有基础性疾病,我们按照正常的医嘱要求服药和休息就可以了,如果因为担心自己有生命安全而惶惶不可终日,寝食难安,那就是对发生几率很低的事情保持了不合理的警惕,是认知歪曲中灾难化的表现。
现在离防疫政策放开已经3个月了,大面积传播的高峰已经过去了,但是病毒的传染性还是有的,所以还是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警惕,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去人多的场所,还是要戴口罩,外出了进门要洗手等,这些日常的自我保护的措施还是要坚持的,不能放松警惕。
(七)“问题解决”的运用举例
举例说明”问题解决“策略在现实在如何运用?
选择上面的方法,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实现准备好对策。
比如我有个来自高控制家庭的离异朋友,爸爸特别严苛,过年要回家见父母,她最害怕父母催复婚,关于如何应对春节期间父母的摧毁,根据问题解决策略,写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。
运用头脑风暴,她说:“爸爸最在乎我的身体,我可以告诉他,他一提这个事情,我就心里发紧,胸口闷,冒冷汗,跟新冠阳了的感觉一样。这样他就害怕了,估计会少提了。”
找出身边可以用的资源:姑妈和舅舅都是理解她的。姑妈曾经说过,你爸爸就是老古板,你不要听他的,你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就好了。所以必要时可以把姑妈和舅舅搬出来。可以让舅舅给妈妈打电话,让妈妈劝说爸爸。
肯定清单:不去相亲,不等于我没有魅力,喜欢我的人很多。
搁置技术:去找表妹聊天,门口小公园散步等。
运用之后实际的效果如何?
当父母又开始旧事重提,我这个朋友找了一个很正式的场合,很严肃地和父母谈话,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,她说她父亲听了一言不发,沉思了一会,说“我不知道给了你这么大的压力。以后我在有生之年都不会再主动提起这个人,这件事情了。我也可以跟你保证你妈妈也不会再提。以后你的婚姻你自己说了算,我们只要你开心幸福就可以了。”父母的话让她如释重负。
(八)总结
“问题解决”策略,其实是我们面对问题的一个思路和框架。掌握了可以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增加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掌控感。
上一篇:正念饮食
微信M13912779024
联系电话
139-1277-9024